“教育考试考点评价体系的构建及应用”成果公报

标识:

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赵洁副研究员主持完成了2017年度国家教育考试科研规划课题:“教育考试考点评价体系的构建及应用(GJK2017043)”。课题组主要成员:刘金芳,郭全永,李妍,耿学锋,张树江,张晓菡,顾贞友。

一、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的主要问题

考点是实施考试的场所和载体。而考点的配置和建设对于实现考试功能、保障公平公正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如何评价考点的建设已达到各级教育考试的要求,能否保证各类教育考试科学严密进行、保障公平公正结果,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构建一套完整有效的考点评价体系,对于促进考试制度改革,保证考试制度公平、参与公平,结果公平有重大作用;可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社会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可很大程度上打击考点集体舞弊行为和考试组织松懈思想,真正落实“考试公平”。

本课题在已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着重以考点的建设和评价为研究对象,提出构建一个完整的考点评价体系。通过考点评价目标差异性研究、监考有效性研究和考点指挥系统障碍及排除研究等,从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设计科学的量化指标和权重,构建一套完整的考点评价体系,以提高考点办考和监考教师的积极性,严格落实考务管理责任制,制定合理公正的奖励和追责制度,激励考点进一步优化考试环境,确保各类教育考试科学、严密、安全顺利进行,实现考试的安全有效和公平公正性。

(二)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1. 研究思路

本课题的基本研究思路是以各级教育考试考点的建设评价为主要研究对象,对考点在教育考试中的重要性进行阐述,分析考点管理存在的问题,并对考点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阐述建立考点评价体系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考点的综合评价体系,制定操作性强的制度和措施,提高考点办考监考积极性,保障各类教育考试科学、严密、顺利进行。本课题的研究将是对已有研究的发展和应用,并更加贴近实际,把办考和监考制度化、科学管理化,保障各类教育考试的公平公正。

2. 研究方法

本课题采用实际考察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发放调查问卷、考点实地调研分析、教师访谈及文献查阅研究相结合的办法。

(1)问卷调查法:采用自编问卷调查了解考点和监考教师对国家各类教育考试的认识;承担教育考试的困难、经验以及是否愿意承担教育考试等。

(2)对比分析法:选取目前较为典型的,表现好的考点和表现差的考点进行对比分析,找到考点管理和评价的各项指标,构建考点评价体系。

(3)文献法:利用图书馆的图书资料、电子文献检索系统和当前丰富的网络资源,尽量搜集与本研究相关的文献资料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论文、期刊,了解当前考点建设和管理评价等研究现状。

(4)访谈法:根据课题研究需要,找有代表性的考点负责人及部分监考老师,对他们进行相关访谈,掌握他们的想法,探索制定相关奖惩制度,以提高考点办考积极性和教师监考积极性。

二、结论与对策

(一)对考点在教育考试中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

考点是实施考试的重要场所,是考试管理的重心。考点建设和管理水平是考试安全平稳实施的重要基础保障,是实现“平安考试”的关键性环节,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教育公平的一项重要举措。标准化考点建设实现了许多新的监考技术手段,必然带来考务工作精细化、考试过程阳光化。考点建设对于促进考试制度改革,保证考试制度公平、参与公平,结果公平有重大作用。可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社会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最大限度地规范考点的监考行为、组织行为,杜绝个体作弊,同时也最大限度地杜绝考点集体舞弊以及考试组织的松懈行为,真正落实“考试公平”。因此,要充分认识考点建设和管理水平在考试工作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对考点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1. 考点建设加大了硬件设施的投入,但日常管理工作缺乏。

2011年底全国范围内的标准化考点建设全面正式启动,各地对考点监控设备、反作弊设备等硬件设施建设方面加大了投入力度,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对设备、考试指挥系统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工作缺失。二是运维和更新存在问题。考点日常运维资金落实不到位,考生身份认证、作弊防控和视频监控等系统存在问题,利用高科技手段应对高科技舞弊等方面还存在差距。

2. 考点学校办考积极性不高,办考压力大

安排监考困难已成为制约当前国家教育考试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监考队伍选聘和管理存在困难,也已成为学校办考、组考的难点。此外,考试经费保障不足,考试工作又具有一定的风险,学校日常教学管理任务比较重,各类考试管理要求各有不同,所以学校办考积极性不高、组考压力大。

3. 监考员工作积极性不高,监考存在问题

监考工作的质量决定本考场考务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整个考试的质量。然而,在监考人员中,存在着诸多方面的问题,直接影响监考的有效性,进而影响考试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安排监考难度大、部分监考人员思想上不重视,责任意识淡薄、部分监考人员监考业务不够熟练,监考行为不够规范。

4. 考试安全面临严峻形势

当前,政府对教育考试高度重视,采取多种措施解决教育考试中存在的安全问题。但是,威胁考试安全的一些因素始终存在。特别是高科技作弊、团伙作弊等现象时有发生。同时自媒体时代,涉及教育考试的舆情燃点低,关于考试的话题很容易演变为舆情事件,甚至成为影响考试安全全局的负面舆情。考试系统存在问题对考试安全提出内部挑战。考试外部环境依然严峻复杂对考试安全提出外部挑战。

(三)提出了加强监考队伍建设,提高监考有效性的具体举措

1. 突出政府职能,理顺管理体制

监考队伍建设,必需依靠各级各类学校,也必须强化政府意识,突出政府职能,要充分发挥政府,特别是教育行政部门的职能作用。将监考队伍管理与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教师的管理紧密联系起来,把监考教师的管理纳入师资队伍管理范畴,才能做到令行禁止,顺利实施。监考队伍管理从学校层面提升到教育行政部门,建立由教育行政部门到设点学校(甚至非设点学校)的二级管理体制,统筹管理,分级负责。

2. 建立和完善促进监考队伍质量提高的长效机制

(1)整合资源,确保考点和监考队伍的相对稳定。选择一批校风良好、管理规范的学校进行规范化、标准化考点建设,打造国家教育考试基地,将组考工作和监考队伍建设纳入学校的常规议程,通过考点的相对稳定来稳定监考队伍。

(2)严格把关,建立监考员信息库。信息库人员组成由考试基地学校提供资源,考区教育局行政部门审核把关,招生考试机构统筹使用。招生考试机构可根据每次考试的需要提出具体要求,由学校从数据库中推荐人选,由考区选聘。

(3)对监考员强化思想教育和技能培训。强化职业道德教育,提高监考员的思想认识,增强其认真履职尽责、捍卫考试公平正义的职业道德意识。培训采用定期培训和考前集中培训相结合的办法加强监考技能培训。

(4)完善监考档案,加强考核管理。加强监考员履职过程的评价,制订合理的监考员量化考核标准。监考员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括思想道德指标、监考能力指标、服务能力指标、监考绩效指标和自身管理指标等,通过以上评价指标,开展对监考人员的考核、评价,这将有利于有效管理与督促监考人员,有利于科学评价监考质量。

(5)建立和完善监考员奖惩机制。在建立监考员考核、评价体系的基础上,探索建立对监考员合理的奖惩机制。一方面,监考工作的考评情况要与年度考核、评选优秀教师、职称评聘、调职晋级等挂钩,多措并举,提高监考积极性。同时,按规定标准及时向监考人员发放劳务补助,用经济手段激励监考员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坚持依法治考,积极探索惩罚机制。根据有关规定制定监考人员失职渎职行为认定及处理规定,对迟到、早退、不认真执行安检制度等违反相关制度的监考员,视情节追究相应责任。

(6)加强各考点主考队伍管理和培训。通过对各考点主考队伍进行培训与管理,在统一主考思想,提高主考业务能力,调动和发挥主考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上下工夫,通过主考水平的突破带动监考队伍质量的提高。

(7)加强考试生态环境治理。继续大力抓好端正考风、严肃考纪工作,打击考试的各种腐败现象。加大对破坏考试生态环境的惩戒力度。在全面从严治考中坚持权责统一,尽责褒扬,失责必究,推动形成想作为、敢作为、善作为的良好考试生态,以进一步形成不想作弊、不能作弊、不敢作弊的机制和氛围。

3. 加大考中和考后的监督检查力度,倒逼监考员认真履职

严格巡考制度。建立由各级考试管理部门领导组成的巡考组,对各考点和考场的考务组织和监考情况进行巡视。严格现场监考和视频监考。通过现场监督检查或通过视频监控监督考场监考员和视频监考员履职情况,发现监考问题,立即督促其改正。对考试监考录像实行分级抽查制度,发现违纪作弊、考务管理等问题,要倒查追查监考员及相关人员的责任。通过严格的监督检查制度,倒逼监考员认真履职,确保监考有效性。

(四)通过完善制度建设,构建了考点评价体系

1. 完善相关的考试管理制度

建立和不断完善考试管理制度,具体细化相关管理规定,使考点考试管理工作有法可依。制定完备的《考点考试实施办法》《考点考核办法》、《考生守则》、《监考人员守则》等相关规定,对考试各个环节和考试工作人员做出明确细致的规定。加大对相关考试管理制度的宣传力度,并确保相关管理制度得到切实的执行。

2. 通过制度建设,推动考试安全管理重心下移到考点,确保考试公平公正

(1)加强诚信法纪教育,筑牢考试安全的基石

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开展法纪教育和考试作弊案例警示教育,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以及《两高对于办理组织考试作弊等刑事案件的司法解释》等对考试违法违规行为的普法宣传和告知力度,提高考生、家长、考试工作人员诚信守法意识,从根本上筑牢考试安全的基石。

(2)加强组织领导,完善考试安全管理体系

积极构建科学有效的考试管理体系,完善“统一领导、统筹实施、分级管理、各负其责”的考试安全管理体制。加强和完善考试管理制度体系和长效机制建设。完善考试安全工作评价体系,将考试安全工作纳入对各级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评价指标体系。

(3)加强能力建设,完善考试安全基础保障

加强招生考试能力建设,提升招考安全整体水平;强化考场建设及管理,严防考试舞弊;强化部门协作,加强考试环境综合治理;完善考试管理制度,强化制度落实。通过建立和完善风险排查制度、联合值班制度、命题和试卷安全保密制度、考务管理制度、联防联控制度、评卷质量管理和监控制度、应急处置和舆情应对制度、诚信考试教育制度及作弊行为惩戒制度等,加强教育考试安全工作,以制度建设为基础,以有效监督为保障,以提高管理效能和水平为目标,不断探索促进诚信考试的教育模式和管理办法,建立完善的加强考风考纪工作长效机制,做到科学、规范管理,依法治考,逐步形成教育考试安全、公平、诚信的社会环境。

3.构建考点考核、评价体系

(1)确立评价指标

根据考前、考中和考后三个时段,确立考前准备、考试实施、责任事故和奖励加分四个一级考核指标。考前准备中又确立组织机构、硬件建设、考点考场、考试设备及作弊防范以及人员选聘和培训等二级指标。每个二级指标下面再设置具体的三级考核指标。

(2)建立考点评价制度,形成长效机制,切实提高考点办考积极性

编制完成《考点考核评价指标设置》以及《山东省国家教育考试标准化考点考务质量评价标准》,通过制定的考点考核评价指标,建立考点评价制度,加强对承担考试任务的考点考务工作的考核和管理。对于考风考纪良好、敢抓敢管、敢于负责任的考点学校,其考试组织管理情况可作为师德师风建设考核和年度考核等的重要参考。每次考试结束,教育考试机构可根据考点工作表现进行评定,获得优秀等次的,可从考务费中给予适当奖励。定期对教育考试机构和考点的工作表现进行评定,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次。获得优秀等次的有关考点学校,在先进集体评选、文明校园创建等中优先予以考虑;在年度教育经费核算时,对于加强考试管理而投入的财力物力,应优先予以支持。采取可行的措施,切实提高考点办考的积极性。

三、成果与影响

1. 项目组草拟《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关于加强国家教育考试标准化考点考务质量评价的通知》,编写制定《山东省国家教育考试标准化考点考务质量评价标准》。该部分的研究成果得到了领导的高度认可,已被《青岛市教育局办公室关于加强国家教育考试标准化考点考务质量评价的通知》(青教办字〔2019〕49号)文件采用。在青岛市试行取得良好成效,该文件主要从考务质量评价范围、考务评价标准、评价方式、评价结果使用、有关工作要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定,旨在构建“职责清晰、法纪严明、管控有力、治理有效”考试管理体系,确保教育考试试卷安全、考场安全、信息安全、舆情安全,提升青岛市国家教育考试标准化考点管理水平和考务质量。

2. 项目研究成果之一:通过制度建设,加强考试安全,推动考试安全工作重心下移到考点。该部分的研究成果得到了领导的高度认可,已被《山东省教育厅关于从严治考切实加强教育考试安全工作的通知》(鲁教招字〔2019〕6 号)文件采用,该文件从全面开展诚信法纪教育,夯实考试安全基础;加强考点考试管理、加强监考队伍建设、坚决惩治违法违规行为,捍卫考试公平公正等方面对课题研究成果进行了采用。且该文件已被山东省教育厅(中共山东省委教育工委)办公室评为2019年度优秀公文二等奖。

3. 发表研究论文4篇,分别为:《国家教育考试考点管理评价体系探索》、《关于国家教育考试监考有效性的思考》《浅谈高考综合改革背景下考试安全面临的形势极其对策》以及《关于新形势下国家教育考试监考队伍建设的思考》。

4. 撰写完成《教育考试考点评价体系的构建及应用研究总报告》。

四、改进与完善

(一)本研究的不足

1.课题组的招生考试相关理论与法规的理解水平有待提高,课题研究工作的主动性和实效性还需进一步增强。因本课题涉及面比较广,加上课题组人员岗位变动,有些管理不够到位,研究内容细化方面不够。

2.构建考点评价体系在课题研究中处于重要的地位,本研究中虽制定了考点质量评价标准,但是该标准是否适合不同地区,能否在全省全国推广使用,还有待于时间和实践的检验。另外,针对不同的考试类别考核指标体系是否应该设立不同的评价标准,我们还缺乏更加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课题研究中,主要侧重实证研究,对一些理论性的内容研究较少。例如,对于考点评价体系构建指标体系的理论来源没有进行阐述,这是本题的不足之处。另外,三级评价指标的设置能否真实反映考核评价效果,每个具体指标的赋分和权重等是否精准反应考点建设成效,值得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2.需要继续以课题研究深化招生考试改革,同时以点带面提高考点考务管理水平,推动考试安全管理工作重心下移到考点,提高监考教师的理论水平和监考技能,努力建设一支具有与时俱进精神的现代化监考员队伍。

五、成果统计一览表

具体成果见下页。

原文链接:https://ntce.neea.edu.cn/html1/report/21075/2874-1.htm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3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