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底不厚,就别考公了”大龄女公务员的哭诉:不要走我的老路

越是学历一般、家境也一般的学生,越是能义无反顾地扎进考公的队伍中,并且坚持不懈地备考,这并非他们的自愿,而是大环境的无奈。

但一位大龄在职女公务员却含泪劝告大学生:“家底不厚,就别考公了,千万别再走我的老路”,原来,考公也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2023年考公已尘埃落定,国考的上岸难度,远比同学们想象的高

而这只是第一次,也是最简单的一次筛选,之后同学们还要经历笔试、面试、政审等多个环节的考察,考公的难度和形势,都并不乐观。

而当大学生把考公当成主流选择后,国考的报名人数逐年递增,今年的录取比达到了41:1,个别岗位甚至出现几千人竞争一个岗位的情形。

这种上岸概率,甚至比考清华、北大都要难。虽然公务员岗位给出了一定的扩招名额,但相对于报考人数的总额,还是微不足道。

而同学们在决定考公之后,至少要付出一年的时间,全心全意地准备考试,才能在进入考场时,内心有些底气。

在校大学生如果一早就有了考公的打算,也许会在大三时期,就着手准备,但同时承担着学校课程、期末考试以及公务员备考多项学习任务,难免分身乏术。

因此多数大三备考公务员的大学生,最后上岸的概率都很低。但家长面对学生愿意考公的选择,心中欢喜,毕竟考上了就是个“光宗耀祖”、改变命运的大喜事。

因此家长对于学生考公,自然是全力支持,甚至会主动向学生提出:继续提供生活费,支持学生二战考公。

备考是一场持久战,时间的长短不是最重要的决定因素,最重要的是毅力和坚持,以及备考的科学性和学习效率。

有些同学意识不到这一点,用学习时长来自我感动,努力了两年结果还是失败;而有的同学明白这个道理,却还是二战、三战考不上。

一部分原因是,父母的支持和宽容,给了他们逃避责任的勇气:他们也没有考上的毅力,只是借助考公的名义,在家里啃老。

这些家长有能力支持备考的学生,不好好珍惜,而那些想考、却因为经济问题备感压力的学生,只能无奈地叹息。

是全心全意地在家报考,还是先找一份工作,在职备考?她心中清楚,前者上岸的概率会大很多,但后者无疑会给父母增加很大的经济负担。

再三犹豫之下,她和家人坦白了担忧,父母决定全力支持她考公,最后她如愿上岸,但回想起自己这一年的备考经历,她多次感到后怕。

多重压力,让她几乎透不过气,尤其是在考前那一个月,她几乎焦虑到崩溃,只担心:自己万一没考上,该怎么和父母交代?如何对得起他们的付出。

而在她考上公务员之后,生活似乎也没有想象中的开心。尽管在父母眼中,当上公务员的女儿他们的骄傲。

但在体制内,她只是职位最低的一名小科员,工作快十年了,没有资历也没有背景的她,晋升的希望非常渺茫。

笔者寄语:

对于普通家庭的孩子来说,现实就是,考上了公务员,这也只是一份稳定的工作而已,也需要兢兢业业、恪守自身,才有些许的希望获得晋升,因此考公之前,还是需要做好完全的心理准备。

今日话题:你如何看待这件事呢?

(所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原文链接:https://m.163.com/dy/article/HR9EDDN80536SQ16.html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6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