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篇央媒文章登上热搜榜第一位,获得7300多万的阅读量。
它是《中国青年报》刊发的文章,名为《读研的“尽头”不止是考公考编》。
作者马亮是中国人大研究员,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对于当前大学生因为就业难而选择考研,考研后又热衷于考公考编的热潮,提出了质疑和反思。
他认为,这种单纯以“刷学历”为目的的考研,是一种知识层级的认知扭曲。
而以考研作为考公考编的敲门砖,更是一种资源的浪费。
文中提到:
大学生就业选择太过于盲目,对于考公考编的好处想象的过多,而对其本身的局限性却估计不足。
因此,他认为,并非所有人都适合在体制内工作,研究生不能盲目随大流。
应该说,马教授的文章,立意还是相对客观,也反映出了当下切实存在的问题。
大量的应届大学本科毕业生,没有走上工作岗位,而是投入到考研大军。
这其中,恐怕有一大多半的人,并不是真正热爱某个专业,而是单纯的想要提高学历。
这种情况的出现,与当前的就业环境也息息相关。
不管是从智联招聘、前程无忧等专业网站,还是各地的人才市场来看,用人单位的标准都在提高。
不用说管理岗位,很多国企、知名民企的基层岗位,学历都要求在硕士研究生以上。
这也就倒逼求职者,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学历,以此来获得更多的竞争力。
尤其是近些年,因为疫情等大环境的影响,就业的稳定性越来越凸显出它的优势。
以前我们谈到考公考编,还会有很大一部分人不屑一顾。
在他们的观念中,体制内也就剩下稳定一个优点,说到赚钱和升职,就比不上企业更加灵活。
事实证明,当一场大风雨过后,体制内外的好与坏,才对比的更明显。
当一大堆人为了企业破产发愁,一堆人为了失业担忧,一些人为了降薪忧虑。
也只有活在体制内的人,才能稳坐钓鱼台。
疫情被困在家里,工资照发。
疫情过后,其他行业再不景气,都不影响他们。
也难怪现在的大学生,一毕业就把考公考编当成首要目标。
当然,凡事有利就有弊,体制内生存,也有它的局限性。
就像文中所说的那样,它的工作环境、工作模式以及整体氛围,也不是所有人都适合。
体制内的收入,目前来说,还是相对透明,短时间,很难有太大的提升。
而且,公务员的晋升,还要遵循一套严格的流程,必须要“熬”出一定的资历。
尽管干部年轻化,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可是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按部就班才是常态。
这也就意味着,很多有能力的年轻人,想要出头并不容易。
就业者,如果只看到了它的好处,而忽视了不足之处,将来一旦事与愿违,势必会对自身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当问题出现,有的人能快速适应,改变自己去与整体融合。
而有的人则不同,或者过于清高,与环境格格不入;或者太过于钻营,总想着走偏门抄小路。
而实际上,这两种选择,都不会有太好的结局。
体制内生存,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应该要承认,大部分的领导干部,都很有能力。
体制也绝对不是只靠着拉关系走后门,就能混的风生水起。
不管是创业、职场还是体制,都有自己的一套生存法则。
尽管都会有这样或者那样的不足,能力还是占据最大的比重。
一个自身实力不足的人,关系再硬,也不可能长久的显赫。
不是有一句老话,叫“烂泥扶不上墙”,其实很有道理。
看看我们身边的人,纵使有当下靠着身份背景一时得意的人,如果他没有金刚钻,时间长了,谁会把他当回事。
当面捧成花,背后骂傻瓜,这就是现实的职场。
体制,不是一个万能的地方,很多人在里面为了一个科级蹉跎一生,也很难说他们的选择是不是正确。
尽管马教授的文章很客观,可很显然网友们并不买账。
评论区里,基本都是持反对意见。
有人觉得,教授高高在上,已经不懂民间疾苦,纯粹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有人吐槽是市场的残酷逼的大学生去考研,一窝蜂涌入考公考编的大军中,教授应该去解决问题,而不是在这里责怪本就是处于弱势的求职者。
其实,网友们的看法,也不能说不对。
这只是因为双方所持的立场不同,才会有看法上的差异。
马教授在文章也提到了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怎样去改变就业环境,怎样让体制外工作更具吸引力,都是一个很好的探讨。
只是,文章中的这些观点,在短期并不能改变目前的现状,体制依然拥有更强的吸引力。
与远期看不到的未来相比,人们更看重当下能够获得的现实结果。
既然有一个大家都认可的“铁饭碗”可以端,为什么还要冒风险去走一条未知的路呢?
不走寻常路,既需要勇气,更需要底气。
而这种底气,恰好正是普通家庭所欠缺的。
当一个人试错的风险,大过于他所能够承受的成本,那么稳定就尤为关键。
这也正是网友们反对的理由所在。
前段时间,共青团官微里,编辑与网友关于“脱不去的孔乙己长衫”的争执就很具有代表性。
官微里说:
“只要出来工作,不管干什么,都无贵贱之分。……如果没有读过书,我一定心甘情愿地去工厂里拧螺丝。可是没有如果。”
有网友就说,既然不觉得环卫工的岗位不是最底线,那你就放弃编辑去做环卫工。
编辑的回复让网友们大开眼界。
“我为什么突然要去做个环卫工呢?我具备环卫工作的能力吗?真的不需要任何专业技能吗?”
所以你看,并不是说教授、编辑这些人不懂得现实是什么样子的,而是他们所站的立场,容不得他们说“假话”。
2023年,国考报名人数突破250万,比2022年增加了50万人,刷新了近十年的最高纪录。
其中,最大竞争比是5800:1
体制内工作究竟好不好,数据说了算!
原文链接:https://www.163.com/dy/article/ID2USF860552YOJ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