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了,还推荐考本科、考公、考研吗?

开篇明义:考本科是必修,考研考公是选修。2024年,高考对于大部分人的意义仍未衰减一丝一毫。

PART.1

关于高考的真相

01

考试更难、录取更难

2012年4月,教育部发布《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今后公办普通高校本科招生规模将保持相对稳定。

但大学已然扩招多年。为了应对过度扩招造成高等教育质量下滑,将来高考的试题势必更为“灵活”,学术型学位缩减,职业本科普及……

客观来讲,考个不错的成绩似乎不难,但越往上提分就会越难;“上本科”似乎也不难,但上一个“好的本科”将会越来越难

02

“高中同学盲盒”其实并不盲

最近,短视频平台上流行起开“高中同学盲盒”的系列视频。简言之,就是在十几二十年后,博主重新拜访自己的高中同学,看看他们高考后有着怎样的人生轨迹。

2024年了,还推荐考本科、考公、考研吗?插图图源:光明日报

北大李雪琴的“学霸盲盒”,开出来无非是四散在北京、上海、深圳、香港、伦敦等地的打工人,有北大读博但因为迷茫选择延毕,有人已经“财富自由”,有人曾是学霸后来选择当全职主妇,有人和父母一直被高考、填志愿的失误困住至今,也有人成为比较被大众熟知的明星网红。

而“东软鹿晗”视频里的老同学们并非出身名校,大多数是大专毕业。他们的生活千人千面,有人当了修理工、辅警、乘务员、网店老板,有人实现了“学历逆袭”……

这个结果是在意料之中,只不过大家就是想去参考看看别人的生活轨迹,然后给自己生活中的难题找一个答案。对于高中生来说,也想看看学历到底是不是传说中那么值钱。

答案应该很明显了,虽然学霸和普通人都会有烦恼,但学霸真不至于过得很差,因为名校带来的资源实在太多了:

一、学习氛围

学习的主动性会非常强,当你身边的人都在为了的绩点、为了比赛、为了科研、为了保研努力的时候,你也会被带着前进。

从图书馆的盛况就能感受到学习氛围,反正我从上大学那天经过图书馆,到毕业离开学校,不论寒暑晴雨,图书馆的人都超级多。

最简单的上课氛围,别说逃课、不听课,我们专业课都还经常有非本班的人进来听,第一排永远满座。

二、生活环境

宿舍环境绝对比你想象中更重要,普通公办本科的经费并没有那么宽裕,不少学校在录取通知书上承诺的硬件可能是在毕业那年才装上的。

大学绝不仅仅是个寒窗苦读的地方,而应该是梦开始的地方。

三、社交圈

在名校,你会更有可能遇到更好的人,包括你朝夕相处的舍友、包括你同班学习的同学、包括你共同协作的组员、甚至包括你能选择的恋爱对象。起码不至于在宿舍被人堵着吹烟圈……

四、高校福利

985、211大学能够获得远超大专乃至一般本科的教育资源倾斜,资金雄厚,实验室、教师团队、对外交流都占优势,更不用提奖学金、助学金,不仅有国奖,还有院设校设奖学金,有的还有企业奖学金,交流补助、比赛奖金、项目经费、科研经费……

五、名校高学历的领先优势

曾经大学毕业包分配,现在大学生遍地走,更高的学历自然才能带来更大的优势。求职、考公、考研,高学历的优势处处都在,当然不是说低学历就没机会了,但是万千人冲一个岗位,需要的是比高考更恐怖的拼搏。

2024年了,还推荐考本科、考公、考研吗?插图1

六、人才引进的福利

很多新一线城市为了吸引高学历人才,出来了各种优惠政策,包括但不限于:户籍、房子、经济补贴。

PART.2

高考没考好要怎么补救

01

复读:沉淀一年再出发

高考直通车并不鼓励大家早早就定下了复读的念头。假设你已经习惯了失败的感觉,那你也会失去冲击成功的动力。

通常,学校给学生安排的“成人礼”往往在高考前几个月。但高考本身或许更像真正意义上的“成人礼”。学生为考场上那几份试卷做了几年的努力,考完再做出几项可能影响自己人生轨迹的志愿抉择。往后,或工作或考研,乃至买车买房结婚生子,都将由自己做出选择。长大,就是学会自己做选择。

所以,请不要给自己的高三冲刺留有余地,因为成年之后,你的人生任务不可能只有“考个高分”这种简单的目标。

2024年了,还推荐考本科、考公、考研吗?插图2

来自复读生的评论

如果你是因为过于焦虑才有了复读的念头,请记住:“具体”是反焦虑的必杀技。把时间具体化、把任务具体化、把行动具体化,一些些短期的具体目标才是缓解备考焦虑的最佳方法。

听课+看书+理解记忆知识点+大量刷题+整理错题+查漏补缺=取得好成绩!

02

考研:毕业后唯一的学历翻身机会?

考研跟高考最大的不同,莫过于考生的心境。

有的人哪里是想考研,他只是想回到高三,完成他18岁未完成的梦;有的人工作多年却不改学习的初心,读研如虎添翼;还有的人只是为了评职称、刷履历而选择的读研。因此高考是必修,考研是选修。

你看到小红书上说边工作边备考自主复习3个月上岸研究生的,博主却不会告诉你人家报的是非全日制MBA。

不同学校、不同专业考研的难度天差地别,有的比高考上985还难,有的还真的可以复习三个月就上岸,关键在于你觉得读研对于你的提升到底在哪里,值不值得再花3年回炉重造一番。

据统计,2023年报考人数为474万,大致估算,其中超过350万同学是考不上的。考研是好事,值得提倡,但大部分人考不上研,这个现象才是常态。如果考不上研,不是同学不够努力…真的不要焦虑,以后还可以继续考,也可以止损,但一定要想清楚。

04

考公:终极上岸之选

某种程度来讲,考公对于普通本科生的收益或许比考研还要高:

稳定性:公务员职业具有相对较高的稳定性,一旦进入公务员系统,就可以享受到相对稳定的工作环境和福利待遇。不用担心所谓的“35岁被大厂裁员找不到工作”这种窘境。这对于追求稳定生活的本科生来说是一个很有吸引力的选择。

薪酬福利:公务员的薪酬福利体系比较完善,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保险福利等,相比大多数仅缴纳最低社保和公积金的企业来说优势巨大。此外,公务员还享有较为优厚的住房公积金、医疗补贴等福利待遇,以及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的各种假期和带薪休假等。

2024年了,还推荐考本科、考公、考研吗?插图3

同样,考公也不是说上就能上的。前几年,二三本同学努努力,坚持考个几年,总能考上公务员。这种事以后不一定会有了,因为前几年211、985同学有更好的出路,他们只看得上发达地区市直、省级机关公务员岗位。

据目前了解的情况,更卷了,已出现大量211、985同学开始报考县级、乡镇公务员了。而且“千人报一岗”的现象可能会越来越常见。

回到文章的主题,我们的社会不可否认地开始略有割裂,大家看到网红日进斗金也许会羡慕,会开始质疑学历的重要性,但我们都只是从互联网的潜望镜中来窥探世界的一角。高考很重要,因此它是你在18岁人生之始写下的那个“1”,高考又没那么重要,因为你才刚满18岁。

2024年了,还推荐考本科、考公、考研吗?插图4
2024年了,还推荐考本科、考公、考研吗?插图5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原文链接:http://k.sina.com.cn/article_1750067330_684fe882019021o7k.html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3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