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应届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关注的焦点。近期,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公布了2024年的定向选调名单,这一消息引发了热议。
定向选调是省级党委组织部门选拔品学兼优的大学生人才的重要途径。其中,定向选调分为定向和非定向两种模式。前者对名校毕业生开放,提供更好的待遇和培养机会,而后者则针对普通高校的毕业生。
近年来,我国的大学生人数持续攀升,毕业生人数从1997年的82.91万增长至2022年的1076万,接近13倍的增长。然而,这个数字仍在不断上升,2023年应届毕业生数量更是高达1158万人。在疫情的影响下,公务员等相对稳定职业成为当代大学生争相青睐的职业选择。
选调生更是备受瞩目。其待遇和培养力度吸引了众多学子的目光。最近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公布的选调名单中,首次向海外留学生敞开了定向选调之门。此举也是吸引了众多网友的关注。
不仅是北京,上海、四川等多个省市也尝试向海外留学生开放类似机会。有些网友担心这是否会成为“海归”返乡的捷径。他们对海外留学生的经济背景和所获取的便利持质疑态度。
从北京市公告来看,定向选调的海外高校范围基于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榜前100名,共计90所高校。但各省市对高校范围的划分标准存在一定的差异,且标准也缺乏统一性。这种不统一的划定标准是否会引发争议?
海外高校的定义难以统一,其排行榜也多种多样,影响人们对高校质量的判断。专家认为,这些排行榜缺乏学术影响性。
与国内的高校录取标准不同,国外高校录取多样灵活,同时学制也不同,例如研究生学制差异导致年龄和优势的不同。国内外学生的不公平现象展现出来。
对于一些寒门学子来说,通过自身努力几乎没有到国外留学的机会。这导致了“寒门出贵子”机会的减少。
尽管面向海外优秀留学生开放定向选调,旨在留住人才,解决招揽人才的难题,然而这一举措仍然存在争议。如何有效解决问题,平衡国内外学生的就业机会,仍需要深思和探索。同时,保持公平公正的原则是至关重要的。
举报/反馈
原文链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81531618203583054&wfr=spider&for=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