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备考高考有四个阶段,前两个星期已经考试完了,现在正在等待成绩。我决定提前写下备考计划,等到成绩出来再看是否能够达到预期。
第一阶段是基础记忆阶段
主要是记忆项目管理高频考点。这包括掌握项目管理框架以及了解47个子过程和它们的ITTO(输入、工具和技术、输出)。
在开始学习之前,我建议提前了解考试的重点,不要盲目地学习。同时,了解分值的分布情况以及具体知识点与哪些章节相关联,哪些章节需要着重学习,尤其对于没有基础的学生来说,还要考虑到工作时间和精力都有限的情况。因此,在学习过程中,选择正确的学习方向,确保有的放矢。
在第一阶段,主要是进行基础知识的巩固,逐一学习各个章节的内容,特别是要重点理解并能够默写出《十五至尊图》这张重要图表。这张图对于下午的题目起到关键作用。这部分学习比较传统,结合前面提到的抓住考试重点,在每章学习完后,做相应的章节练习题,对于错误率较高的地方我不会放过自己,只有达到90分以上的章节,我才会跳到下一个章节。同时,我建议写字尽量少,最好使用纸质教材,这样可以练习书写,并提高书写速度,否则我担心下午的案例题时间不够用。
第二阶段:学习论文写作,掌握写作技巧,准备论文素材,完成论文框架
在第二阶段,我直接开始着手论文的撰写。由于我在系统集成方面具备了一定的基础,所以我最担心的是论文部分。首先,我准备了论文所需的素材,并且根据范文进行了论文框架的撰写(如果不熟悉,可以先参考网上的论文范文)。然后,结合ITTO(Input、Tools & Techniques、Output)的概念,对各个章节的正文进行了梳理,包括进度和成本等方面的论文正文部分。
第三阶段:深入学习,进一步提高
在这个阶段,我将专注于项目管理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提高,并完成论文写作。这部分可以看作是复习阶段,我会有针对性地学习,除了复习项目管理的基础知识和整体、范围、进度等知识点外,我还会每天进行练习题的打卡,并结合历年的考点进行题目练习。同时,我会给自己设定一套真题测试,首先找到自己的薄弱环节,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如果计算题的解答能力较弱,我会聚焦在计算题上进行针对性的练习,因为计算题通常只有几个公式,比如每次必考的挣值计算和关键路径等。尤其对于第一次参加考试的同学,一定要有条理地写作答案,不要过于杂乱,因为计算题在考试中也是获得高分的关键之一。
接下来是论文阶段,首先要注意的是论文的背景和论题。背景在一篇论文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之后,就是准备代入ITTO十大过程组,并突出介绍自己项目的背景和执行过程中所使用的工具和技术。可以通过举例进行说明,突出项目的特色。对于那些没有实际项目经验的初学者来说,可以参考他人的项目,并进行模仿,多写几篇来熟悉论文的写作技巧。但前提是突出真实性,以个人的角度思考和整理。
关于论文,还有几点值得注意的。最好提前准备论文的范文,多准备几篇,并多次推敲。自从软考改为机考后, 论文难度增加。23年下半年高级软考分为四批考试,每批考试的论文题都不相同。涉及的论文题目包括绩效管理、项目管理绩效评估、合同管理+采购+风险管理、资源管理。(有人说绩效评估太冷门了!)而且之后论文题目可能会常态化考察新的管理绩效评估领域,意味着每个章节都需要准备,不能再侥幸心理只准备常考的那几种类型。
而且,由于机考的原因,论文可能会被机器查重,所以不再能够背诵范文。网上的范文也很难参考,因为格式和内容结构都有差异,细节方面也很难抄袭。
如果有条件的话,建议准备1-2篇关于十大过程组的论文范文,最好是自己写的部分占大比例,完全自己写也不太现实,可以多参考网上的范文,给自己提供思路与写作逻辑。同时,在备考时还需要模拟考试场景,在规定的时间内控制时间并且保持适当的打字速度,如果打字速度慢的话最好是提前练习。
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weixin_42400743/article/details/135651972?ops_request_misc=%257B%2522request%255Fid%2522%253A%2522171910921916800188517859%2522%252C%2522scm%2522%253A%252220140713.130102334.pc%255Fblog.%2522%257D&request_id=171910921916800188517859&biz_id=0&utm_medium=distribute.pc_search_result.none-task-blog-2~blog~first_rank_ecpm_v1~times_rank-14-135651972-null-null.nonecase&utm_term=2024%E5%B9%B4%E9%AB%98%E8%80%83%E5%87%BA%E5%8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