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增4万+疫情影响……2020届云南高校毕业生,你找工作还顺利吗?

毕业生增4万+疫情影响……2020届云南高校毕业生,你找工作还顺利吗?插图

2020年云南省普通高校毕业生有25.3万人,比去年增加4万多人。本就严峻的应届生就业形势,又遇上了新冠肺炎疫情,春季招聘取消、企业复工复产延迟、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聘延后……2020年应届毕业生正经历一个史无前例的特殊毕业季。

半数云南应届生是“家乡宝”

国家统计局云南调查总队8月发布了针对云南省5所高校,4000余名应届毕业生的就业调查情况,调查结果显示:76.5%的人认为今年毕业生人数过多,而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不足,“僧多粥少”的局面较为严峻。

在就业心态方面,受“铁饭碗”和“家乡宝”这类固有观念的影响,毕业生偏好公务员、事业单位、国企、央企的岗位,同时有超出一半的毕业生希望在家乡所在城市就业。对于自主创业,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毕业生属于热情大过实践,虽然有55.9%的毕业生有创业意向,但将之付诸实践的仅有1%左右。

同时,调查结果显示:今年毕业生就业观念比较理智,相较于收入,他们更看重职业前景、发展空间。

放眼全国,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联合智联招聘公司发布的《2020年大学生就业力报告》显示,超过半数的应届毕业生期望就职行业为IT、通信、电子、互联网类;文化、传媒、娱乐、体育类,商业服务类以及金融业。

毕业生增4万+疫情影响……2020届云南高校毕业生,你找工作还顺利吗?插图1

各求职平台岗位多,线上面试受欢迎

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记者打开智联招聘、猎聘、boss直聘等相关求职app和网站,以地区“云南”为关键词搜索,发现在报告中比较受欢迎的互联网、文化、法律和金融业等行业,在云南地区的岗位也比较多,点击率较高。这些行业提供给求职者的薪酬待遇优厚,比如节日福利、交通补贴等其他福利丰富,发展前景空间好,晋升空间大,与当下新一代求职者择业需求相契合。

此外,记者在查询中还发现,云南本地一些行业,如教育、娱乐、传媒、数据分析人才缺口较大,如才艺主播、短视频博主、游戏策划与经营等岗位,都标记着“急聘”字样,平均每月薪酬从6000到15000元不等,大多不强调工作经验、学历。

因为疫情原因,今年云南地区的毕业生通过门户网站、用人单位官网、微博、微信等网络手段参与线上应聘,成为毕业生求职的主流方式。据云南调查总队发布的数据显示,67.4%的云南毕业生对线上招聘持积极态度,认为线上招聘会形式新颖,免去了现场面试的舟车劳顿之苦,同时不与考官“面对面”交流减少紧张情绪,表现也更好了。

毕业生增4万+疫情影响……2020届云南高校毕业生,你找工作还顺利吗?插图2

早做职业规划、多接触招聘单位

昆明中药厂负责招聘工作的谭先生向记者介绍,今年的招聘工作基本没有受到疫情影响,与去年同期相比招聘人数还有所增加。原因是今年药厂规模扩大,产业架构的梳理把原有的市场细化,所以从管理岗位到销售岗位的需求也有所增大,人才缺口大。“实际上许多岗位还有空缺,大部分应届大学毕业生还是想考事业单位、公务员、教师。”

从用人单位的角度,他也给高校毕业生找工作提出了三点建议。

第一,在上学期间多参加社会实习,了解不同的岗位性质,对未来职业进行规划。 第二,多参加各个学校、单位组织的招聘,让自己有更多的机会与招聘单位接触,多积累求职经验。 第三,要合理选择,比如往年秋季招聘的时候,许多学生还是抱着观望的态度,想要继续选择考研、考公务员的慢就业模式。建议把一些精力放在企业上来,选择更适合自己的工作。

除了以上数据、用人单位方面的情况介绍,多名应届生还向春城晚报-开屏新闻分享了他们找工作的经历,希望通过分享他们的故事为还在找工作的你提供参考。

刘彬:

不过度挑剔,尽可能多试试

刘彬毕业于昆明理工大学机械工程专业,从往届师兄那里了解到本专业就业率还算理想,但大多数人就业后一年内离职的比例较高。“因为太苦了,工资不高,事多,而且工作环境通常很恶劣,基本是在工地上。”

“今年好多企业都没有大规模招人,特别是我们这个专业的岗位更少。虽然我有过心理准备,但没想到有这么难,差点就要蹲家里了。”在马不停蹄地跑了6家公司都没有结果的情况下,他一度怀疑自己的能力是不是有问题。“现在不敢过度挑剔工作了,宁愿放低一点自己的要求,尽可能多试试。”在即将离校时,一家航空公司来学校开招聘会,刘彬最终在8月中旬顺利入职。

张明:

有学历没能力,应聘中容易生怯

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考人数为341万,而2017年这个数字只是238万。张明庆幸自己在2017年毕业时顺利考上了研究生,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出于对学术的喜爱,以及对未来研究生就业前景的看好,她选择了考研路。但今年她发现自己的研究生学历也很难找工作。

“我想去当老师,但是由于准备不充分,一些贴近社会的考试内容,就成为自己的知识盲区。云南教师专项招聘、云南特岗教师考试和普通学校的招聘都是以很小的差距落榜,而且全省跑了几个州市,考试成本也不低。”

“大多数岗位都很少限制研究生学历,限制研究生学历的岗位,因为离家太远、专业不符等,我又不喜欢。这就好像白读了3年一样,有时候都觉得很崩溃。”当问到现在怎么看待考研时,她说“学历提升绝对不是坏事,是金子总会发光,如果还是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我可能会准备一下考博。”

经历了几次面试后,张明认为实习期间的实操能力非常重要,只有学历没有能力在应聘中很容易生怯。

吕杰:

两次挫败让她失去信心

“终于考上了!”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的吕杰如愿考上了高中语文教师的岗位。在考教师之前,她已经有过两次失败的找工作经历,这两次经历让本就茫然的她更加失去了信心,变得手足无措。“记得当时和朋友聊起找工作的时候还说过,我这辈子可能都找不到工作了。”

吕杰和记者分享了她前两次找工作的经历:

第一次找工作是在毕业前,偶然在求职公众号上看到了邮政招聘的信息,觉得自己条件也符合,便投递了简历,结果石沉大海。

第二次是应聘昆明某中学语文老师,简历投递以后顺利收到了学校发来的面试通知,本以为只差临门一脚,却发现对面是一堵墙。因为疫情的原因采取的面试方式是网上视频。学校要求她录一个自我介绍视频和讲课视频,自我介绍要穿正装,而她讲课要用的备课材料都放在了学校里,毫无准备的她只能硬着头皮上。打开摄像头后,爸爸妈妈的围观也让吕杰无所适从,手机录下了她当时的窘迫,面试一塌糊涂,“我感觉自己一张大脸铺满了整个屏幕。”虽然预感面试不会成功,但真被告知结果时还是倍感失落。

随着疫情的缓解,云南推出了许多专项招聘岗位,学校也为备战教师招聘考试的学生提供了免费的培训课,这让她重拾信心,经过努力,她如愿成为一名教师。

陈云:

下定决心,全力以赴奔国考

“我已经参加了四五场学校组织的线上招聘会了,向6家单位投递了简历,至今没有接到面试通知。”昆明某高校毕业生陈云说,开年以来,她在家待了近3个月还未找到工作,十分焦虑。毕业之前,去了很多公司实习,想着丰富的实习经历能给她的求职路添砖加瓦,却没想到事与愿违,投到各个单位的简历都石沉大海。

打开手机,各个招聘平台上的就业信息扑面而来,让她眼花缭乱。心仪的岗位和她所学的专业不符,有些岗位基本条件都符合,但是需要有长时间的相关岗位工作经验。似乎从决定找工作起,陈云就屡屡碰壁。

陈云开始转变自己的求职思路,下决心考公务员。6月26日,从离开学校开始,她就准备起了各种事业单位、公务员的考试。疫情期间,自己在家看书复习、上网课,疫情好转后又去参加了多个培训班。还针对自己前期复习遇到的一些薄弱环节,报了相应的培训班提升。从备考到现在,她在报班、买辅导书等方面的花销加起来已经用了2000多元。

她把一天的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早上6点半起床背书到9点,9点半到11点半上网课,14点到16点做练习题,中间锻炼半个小时,19点到22点又继续上网课。

家里的墙上贴满了她写的学习计划表和标注的知识点。她还利用刷牙、洗脸等碎片时间来巩固前一天的知识,就连床头台灯上都贴着鼓励自己的纸条,上面写着——加油!天道酬勤。

“今年的国考我有信心考上”,对于考公务员这件事她信心满满,坚信“面包”会有的,只是需要更多努力。

对于后期的人生规划,陈云想等考上公务员,工作稳定以后,再去考一个在职研究生,多学一点东西,提升能力。

王晓晨:

一波三折后,总算柳暗花明

西南林业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的王晓晨在毕业之前的三四个月就开始着手找工作,从投简历、笔试和面试,她顺利通过了所有“关卡”,进到一家广告公司做文案策划的工作。

上学期间,她在自媒体实习过。实习的时候,她又在一个美食公众号做新媒体运营。她目前的工作是地产文案策划,领域不同,让正式接手工作后的她倍感压力。

“正式参加工作与实习时的工作不一样,感觉整个过程很茫然。”王晓晨想找一个和自己实习岗位相近的工作,便辞掉了文案策划工作。

辞职后,王晓晨变得更加迷茫,刚刮起地摊经济热潮的时候,她表姐想赶着这个热闹,白天上班,晚上去摆地摊,赚一点零花钱。王晓晨便和表姐一起批发了一些袜子和小饰品,在家门口规划的区域摆起了地摊,生意还不错。但是这期间,她看到了摆地摊的辛苦和不确定性,加上父母催促找工作的压力,她重新进入了曾实习的一家自媒体工作,很快上手,写过的几篇美食攻略也有了可观的阅读量。

赵昊:

“广撒网,多敛鱼,择优而从”

在经历过近4个月,平均每天学习12小时的“痛苦折磨”后,赵昊作为‘过来人’,得出的结论是,“我觉得就业应该是广撒网,多敛鱼,择优而从之。”从云南财经大学金融学专业毕业后,他想通过考研读自己喜欢的法学,于是在大三就开始了考研复习。2020年度研究生考试,他进入了面试,但因总成绩低了1.5分惜败。“要是差四五分,我也没啥想法,这么小的差距,我不服气。”他说。

毕业后,他没有急着找工作,准备二战考研,然而连年增长的考研人数,让他不得不得多手准备。“我总感觉今年考研会更难,还是得准备准备其他的,求稳一点了,不想在家蹲那么久。”此后,他白天挤出7小时时间复习考研,晚上用5小时学习各种考试的网络课程,连续参加了云南教师专项招聘、云南省考、昆明及曲靖部分事业单位、三支一扶考试,以及3家企业面试。

“每个月都有不同考试,白天晚上连轴转,比高考还辛苦。还监控着各种企业招聘信息,快抑郁了,不知道这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就在他等结果期间,好消息接踵而至:“613专项招聘”以高分进入拟录取环节、两家国企也进入了拟录取环节。“现在考研基本可以放一放,好好喘口气了!好在多手准备,不然年底的考研谁知道会是什么样呢,对吧?”

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记者 王云 实习记者 张田睿 夏苇

原文链接:https://www.163.com/dy/article/FM5JIETF0514TQ48.html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