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期末考核题
一、试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及其教育含义(50分)。
答: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认知发展观:皮亚杰认为,发展是一种在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实现的意义建构。他用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来解释这一过程。
发展阶段论:皮亚杰把个体从出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这一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儿童主要通过感知运动图式与外界发生相互作用,一般在9-12月,儿童获得客体永恒性。
⒉前运算阶段(2~7岁):儿童进入智慧发展阶段,思维已表现出了符号性的特点,但其思维具有具体形象性、不可逆性、自我中心等特征,尚未获得守恒的概念。存在泛灵论的思维。
⒊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儿童具有了明显的符号性和逻辑性,能进行简单的逻辑推演,克服了思维的自我中心性,获得了守恒的概念,思维可逆。但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活动仍局限于具体的事物及日常经验,缺乏抽象性。
⒋形式运算阶段(1l~15岁):儿童总体的思维特点是能够提出和检验假设,能监控和内省自己的思维活动,思维具有抽象性,思维可逆和补偿。
皮亚杰发展理论的教育含义: 1.肯定了儿童认知发展是其道德发展的必要条件.在皮亚杰看来,无论是儿童道德判断、道德情感,还是对道德规则的学习和理解都要受到认知水平的制约. 2.丰富和发展了儿童道德发展的阶段理论,并确定了教育的适当作用.他指出:儿童的道德发展阶段是一个不可跳跃的和不可逆的连续过程,把这一过程概括为“自爱——他律——自律——公道”等阶段,并对各阶段道德发展作了详细论证. 将皮亚杰有关理论引申到道德教育上,具有多方面的指导意义.第一,儿童道德认识的提高是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作为教育者应很好地理解儿童,努力使德育内容适合儿童的认识水平,不能超越发展阶段对儿童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第二,发展智力是提高儿童道德认识的必要条件;第三,发展自我评价能力是提高道德认识的一个重要方面. 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除可以给人们以极大的启示外,也存在着某些不足:(1)偏重从认知发展的角度研究儿童的道德发展,但忽视道德行为,特别是良好的习惯行为在德育中的意义.(2)忽视了不断变化或不同背景下的社会道德标准对形成儿童道德判断的影响
二、请论述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50分)。
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多样化[1]。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同时,随着大数据信息时代的袭来,教师合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教学服务,提高课堂效率,是教师必备的素质。随着教育信息化和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有必要对教师素质提高的各种途径进行研究探索。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途径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以书为伴,提高专业知识素养
有人说,教师是辛勤的园丁,培育美丽的花朵;也有人说,教师是春蚕,劳作到死吐丝方尽;还有人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塑造着学生的精神世界。而我认为教师就是教师,
是一个永远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成长的人。学生需要学习,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更需要学习。教师与学生是一对互相依赖的伙伴,是一对共同成长的朋友,教师的幸福不仅仅是学生的进步与成长,同时还应该包括自己的充实与收获,吾生有涯,而知无涯。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只有通过读书,不断地给自己 “充电”,才能拥有源源不断的“活水”,给自己和学生的双重成长以坚实的保证 。
苏霍姆林斯基曾在他《给教师的建议》中疾呼:“读书,读书,再读书——教师的教育素养取决于此。要把读书当作第一精神需要,当做饥饿者的食物。要有读书的兴趣,要喜欢博览群书,要能在书本面前静坐下来,深入地思考。”[2] 一个只教眼前书而不广泛阅读的教师是不可思议的。勤奋地读书学习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一个热爱读书的人必然会涵养出一种超越常人的独特的文化气质和儒雅风度。我一直认为,不读书便无以做教师,而做一个真正的优秀教师,知识的宽度将最终决定达到的高度。作为教师不仅要经常阅读学科的专业书籍,转变教育理念,提高理论素养,还要读经典名著拓宽自己的眼界。阅读经典,与过去的教育家对话,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基本条件,也是教师教育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基础,为教师的教育教学滋养了底气和灵气,使教师更睿智、深邃,站得高看得远,远离浮躁。一个教师究竟能够在教育这条路上走多远,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对读书的态度。
二、以思促教、提升科研能力
以思促教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养成及时反思教学的习惯,又称“反思性教学”。反思性教学即“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和‘学会学习’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3]
反思性教学有利于教师专业的发展,有利于教师掌握实践性知识,有利于教师教学理论素养的提高;反思性教学也有利于促进教师由经验型教师向反思型教师的转变。那么在教学实践当中,我们如何进行反思性教学呢?
反思不是冥思苦想,不是独自的思考,反思本身有自身的要求:需要自觉,需要教师把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进行反思。反思还必须有教学实践的重点,要求在教学实践中反思,在理论学习中反思,在相互借鉴中反思。教学中的反思要求要达到教学目标,要加强沟通与合作,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学过程要有智慧的火花,还要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差异。
反思还可以就某一问题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也可以是在听完某教师的一堂课以后,针对这堂课而进行交流。这样可以反观自己的意识与行为,加深对自己的了解,并了解其他与自己不同的观念,进而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如能进行这样的反思怎能不引导着你成为一名研究型、专家型教师呢?
在教学中经常进行“反思性”教学,既能促进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艺术,也为科研积累了经验、促进科研能力的提升。
三、以技术为“魔杖”,提高信息素养
大数据时代,科技已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而在教育领域,技术也同样改变着我们的教学方式。在教育信息化袭来之际,教育已经悄然转型:由传统课堂历经数字化学习、进而发展成混合式学习,正在向未来智慧课堂迈进。
有人说,如果说信息技术是威力巨大的魔杖,那么教师就是操纵这根魔杖的魔术师。只有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教师才能适应信息化教育的要求,才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才能获得专业发展。那么,教师该如何利用这个“魔杖”提高信息素养呢?
教育部颁发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进一步明确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
学生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由此可见,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是一种综合性的、系统性的跨越式变革。
例如、在英语教学中,我运用“网易云课堂”的平台,制作了不同主题的系列微课程。学生自学微视频时,可根据个人水平、文本难易、选择若干次听、说频率。课后,学生在“一起作业网”平台发布录音作业,教师可通过提取后台的数据分析、集中问题反馈,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辅导,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现在是e时代向云时代转变的时期,教科书和教师不再是学生仅有的知识来源。课堂教学不能停留在教师怎样教知识、学生怎样学知识,而应是把课堂作为学生搜集、获取信息资源的平台。因为掌握学习技能远比学习知识更重要。所以,现代教师要充分的掌握信息技术,这样才能更好的引领学生高效学习。
三、
原文链接:https://www.cmpx.com.cn/c5m2ve3phzi4mg6283nif6msol1o4w700ux4_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