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2023年8月5日上午,以“科技黔行 创新有我”为主题的首届贵州科技节在贵阳开幕。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贵州射电天文台台长、“中国天眼”总工程师姜鹏在开幕式致辞中感谢贵州的关心和支持,并以自身视角分享了FAST发展历程、介绍其科技亮点。
“FAST在射电天文领域完成了由‘追赶’到‘领先’的跨越,这些成绩的取得,和贵州省委省政府的支持和贵州人民的帮助是分不开的。”
2023年8月5日上午,以“科技黔行 创新有我”为主题的首届贵州科技节在贵阳开幕。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贵州射电天文台台长、“中国天眼”总工程师姜鹏在开幕式致辞中感谢贵州的关心和支持,并以自身视角分享了FAST发展历程、介绍其科技亮点。
作为一名与贵州血脉相连的青年科技工作者,他从2009年到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工作,与一众优秀的科技工作者一起,在贵州大山深处,围绕中国天眼的建设与科技攻关开展工作。
“中国天眼”扎根贵州,围绕“多出大成果”扎实开展工作,FAST正式运行以来,发现脉冲星超过800颗,是国际上同一时期所有其它望远镜发现脉冲星总数的3倍以上,有11篇论文被《自然》和《科学》杂志接受或发表,团队成果连续两年入选两院院士评选的中国十大科学进展。
姜鹏说,记得南仁东先生在世的时候就提过,当时台址还没有完全确定的时候,村民们就自发地用双手修了条通往大窝凼的石子路,这件事情让他久久不能忘怀,也是一直感动着他们。
多年以后,天眼落成后贵州又投入经费为中国天眼的冰雹防护、双回路供电、危岩治理提供支持,对周围的电磁波环境进行了立法保护,为FAST优良的电磁波环境提供了巨大的支撑作用。
在贵州工作的十四年里,他不仅见证了中国天眼从天马行空的设想变成了“国之重器”,也亲历了贵州省翻天覆地的变化:新时代的贵州,经济增速走在全国前列,生态建设先行先试,大数据建设成效显著,民生福祉大踏步向前。
特别是在科技领域,创新能力稳定进入全国第二方阵,重大科技项目发展引人注目——“中国天眼”遥望苍穹,“嫦娥奔月”纵览九天,“贵州钢绳”牵引重器,“万桥飞架”通达四海,“中国数谷”算启未来。
“我们为贵州自豪,这不仅是我们天眼团队的第二故乡,更是广大科技工作者涵养科学素养、孕育创新力量,令我们每个人都魂牵梦绕的科创热土,南仁东先生的科学家精神熠熠生辉,鼓舞着我们奋力前行。”
姜鹏说,未来,还要努力为贵州的科技发展做更多的贡献。目前,正在与贵州大学的精诚合作,努力推进FAST核心先导阵的规划和建设,探索保持中国天眼在国际同类设备领先能力的最佳途径。
相信这一系列工作,不仅将优秀的科技成果落地贵州,更会为贵州的科技发展培养一批极具活力的青年科技人才,助力贵州大学的学科建设,助力贵州的科技发展。
二审 文国坤
三审 魏浩然
(责任编辑 窦芷若)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原文链接:http://k.sina.com.cn/article_2400694230_8f17afd60200137ia.html